引言
政绩观是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对政绩的认识、评价和追求的态度。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对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正确政绩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
正确政绩观的内涵
正确政绩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标准。
坚持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追求短期效应,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确保政绩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发展。
坚持依法行政,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政绩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坚持廉洁自律,严于律己,自觉抵制各种腐败现象,树立良好的政绩观。
树立和落实正确政绩观的必要性
1. 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
树立和落实正确政绩观,有助于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
2.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正确的政绩观能够引导党员干部把精力集中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来,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 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是树立和落实正确政绩观的核心要义。这有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 增强党的执政基础
正确的政绩观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提供坚实基础。
如何树立和落实正确政绩观
1. 加强思想教育
通过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对正确政绩观的认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2.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将政绩观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3. 强化监督检查
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正确政绩观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政绩观的落实。
4. 营造良好氛围
在全社会营造树立和落实正确政绩观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正确政绩观。
结语
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政治品格。我们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意义,切实加强思想教育,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监督检查,营造良好氛围,以正确的政绩观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转载请注明来自台州市国家学生奶推广中心,本文标题:《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